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品總數約11萬件,分十五大類:書畫、金屬、陶瓷、工藝、證章、文獻、印刷、紡織品、石刻、錢幣、照片、剪紙、郵票、唱片和其他雜項等。其中1841年江南提督陳化成督造的振遠將軍銅炮、1880年吳猷豫園宴樂圖軸、1895年英商道白生公司制清花機、清末點石齋畫報原稿、1911年民國總統候選人提名及當選人斗方、1923年上海匯豐銀行銅獅、民國百子大禮轎、民國柳亞子主編《上海通志稿》稿本、老上海地圖、《徵信錄》等都是館藏重要文物。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長期堅持開展對上海地方文物歷史、民情風俗、人文環境、城市變遷、博物館學等方面的學術考察與研究,編輯出版了大量書籍。自2002年起,編輯出版《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刊》。2007年,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成為中國博物館學會城市博物館委員會主任委員會單位。作為國際博協城市博物館專業委員會(ICOM-CAMOC)的主要成員,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城市博物館的合作,為推動城市博物館的發展作貢獻。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新建項目作為“十二五時期重大文化項目”已被列入上海市“十二五”規劃。新的歷史博物館是一座充分反映上海歷史發展軌跡的地方志博物館,定位于全面展示上海古代史與近代史文物,一座為公共開放服務的嶄新博物館已經亮相城區。
這周,就讓我們一起來逛逛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精彩數字展覽吧!
1、韻致箐華——中國女性民族服飾展
展覽簡介:此次展覽按地域分布分為“莽原之華”“塞上之方”“南國之韻”“華漢之彰”4個單元,共展出服飾及配飾170余件,從服飾形制、生活背景和文化符號三個層面呈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繽紛璀璨的服飾文化畫卷,展現中國各民族女性獨具魅力的風采。
2、三月花 一世念——清代江南女性的生活與藝術展
展覽簡介:本次展覽將展出女性題材和女性作者的書法繪畫作品、首飾、服飾、紅妝以及用于閨閣陳設的清供等百余件(組)文物,展現清代江南女性的藝術形象、服飾潮流、日常生活、休閑娛樂,聚焦她們在市鎮興起、市場開放的環境中,從閨閣走入社會的勇氣與突破。
3、福祿壽喜 美好生活——中華吉祥文化特展
展覽簡介:《福祿壽喜 美好生活——中國吉祥文化特展》選取自然、歷史、藝術等門類的展品近300件,包括瓷器、玉器、金銀器、書畫、織物、剪紙、動物標本、科學繪畫、礦物寶石、建筑構件、生活用品、工業產品等,以此展示吉祥文化數千年傳承發展演變,及其對百姓生活與中華文化的多層次影響。
4、梅綻東方——梅蘭芳在上海
展覽簡介:展覽內容分為“承傳·京韻華章”“驚艷·鶴鳴海上”“啟航·梅香萬里”“留白·寒梅傲雪”“新生·再攀高峰”五大板部分,通過文物、道具、場景還原、多媒體交互等多元形式為觀眾講述梅蘭芳傳奇一生。
5、江海擷珍——長江口二號古船科學考古進行時
展覽簡介:展覽展出137件/組展品,包括古船的船體構件、出水瓷器、技術與裝備模型等,其中95件/組出水自“長江口二號”古船,船體構件及一系列古船出水瓷器均為首次與公眾見面。這些文物展品如同散落的拼圖碎片,演繹出上海開埠初期多元的社會生活圖景,讓觀眾由實物窺見歷史、由歷史體悟文化,展現出海洋文明、城市歷史、科技考古的生動面貌。
6、經世濟民——上海大都市固近代愛國實業家展
展覽簡介:展覽以上海大都市圈為地理范疇,以近代民族實業為切入口,展現近代上海大都市圈范圍內的民族實業發展歷程,以及實業家們積極興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造福鄉梓,衷心愛國的精神事跡;同時,通過近代不同城市間的實業發展,深刻反映上海大都市圈內九座城市在經濟、社會、人際往來等方面的密切聯系,以及長三角地區在產業發展、文化脈絡、社會情感等方面的深厚歷史積淀。
7、光榮之城——上海市革命場館聯盟紅色文物史料展
展覽簡介:展覽聚焦中共中央在上海十二年的革命活動歷史,精心劃分為“偉大開端 嶄新局面”“力量之源 波瀾壯闊”“曲折發展 艱難探索”三個單元,引領觀眾重溫那段波瀾壯闊、充滿榮光的革命歲月。
深圳信可威展廳設計公司專業從事上市企業展廳設計、展覽展示活動策劃、展臺設計搭建的展廳設計公司,憑借多年的市場經驗,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倉儲、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開發商場、專賣店規劃、設計、制作、會議活動策劃和現場布置、平面廣告創意策劃等多項服務。
博物館,你是否曾被一件文物擊中內心?是否曾在某個展柜前久久駐足?那些無聲的物件,穿越時光與我們對話,其背后正是精心設計的展示藝術在默默牽引著我們的視線與心靈。展示設計絕非簡單的“擺放”與“陳列”,它是一場無聲的導演藝術,關乎如何讓文物“開口說話”。
在繁華喧囂的都市之中,浙江省非遺館如同一方靜謐的綠洲,靜靜地等待著每一位探尋者的到來。這里,是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夢幻空間,是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完美融合,更是心靈得以棲息的詩意棲居地。這座建筑面積達35000平方米,展陳面積15153平方米的宏偉建筑,不僅是中國首座大型區域綜合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更是收藏、展示和體驗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寶庫,是傳承、利用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平臺。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儒學,即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在中國文明史經歷了夏、商、周,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經后世的尊崇、傳承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成為我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家思想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在荷蘭素有“奶酪之都”美譽的豪達市中心,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百年建筑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豪達奶酪體驗中心。這并非一座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而是一個集教育性、娛樂性和互動性于一體的品牌文化體驗空間,旨在通過一場全感官的“探秘黃金風味”互動之旅,引領游客深入探索享譽全球的豪達奶酪的“前世今生”。
成都博物館是西南地區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城市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已有65年的歷史。自新館建成開放6年來已接待觀眾近1600萬人次。博物館掛成都中國皮影博物館牌子,是2006年國務院授牌的四川首家、成都唯一的國字號博物館。
走進浙江大學圖書館,撲面而來的不僅是書香,更是一場空間設計的盛宴。作為一家專注于圖書館空間設計的公司,我們有幸深入探訪這座知識的殿堂,從專業角度解讀其設計理念和空間魅力。
蘇杭具有中國獨特的浪漫主義情懷,很多美好的浪漫的愛情故事也都發生在這。如果說把北方歷史及江南歷史做一個比較的話,那北方的歷史像是連綿不絕的山峰高大而深厚,江南的歷史像是潺潺的溪水恬靜一般的流淌,讓人覺得那么的心曠神怡。
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鐵道兵第二師,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組建于1940年的冀魯邊區回民大隊,部隊時期先后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對越自衛還擊作戰,3次出國作戰的“光輝履歷”不僅在國內同級單位屈指可數,更成為鐵道兵“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開路先鋒精神的集中體現。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中華民族由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確立了歷史轉折點。矗立在這一歷史轉折點上的偉大抗戰精神,指引著我們淬礪民族血性、捍衛民族尊嚴、書寫民族榮光。